只是,有些事情想想可以,但做嘛,却需要反复衡量才行。
真武大帝作为太清圣人记名弟子,实际上也清楚朝自家老师借太极图,成功的概率还是有的,特别是自己为了张三丰而借。
可开口的机会嘛,就只能有一次而已,借来的可能性,同样也只有一次而已。
这样的机会,在真武大帝看来,就必须等到张三丰出现了真正瓶颈之时,才能价值最大化的发挥。
也就是说现如今的真武大帝同样不认为张三丰将自身潜力兑换到极致了。
在这一道上,他和坟墓世界的魔主独孤等人是一致的。
诸天万界,仿若张三丰这样的家伙,哪怕是刘浩也必须承认其超觉性。
他和冯宝宝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两个极端。
是天赋都超绝,天骄都只能望其项背,但一个是主动对天地的领悟,一个是被动的加持。
张三丰自然是前者,一个通过观察天地至理,对天地太极之道有着超凡领悟的存在。
而冯宝宝呢!
不是精灵,却胜似精灵,别人是融入自然,而她说就是自然也不为过。
但你说冯宝宝一身所学,就都是被动的,那就大错热错了。
她更多的是恍然,是比如蹲在刘浩身前观看下方怪兽战场修士各种输出技能之时的恍然,原来还可以这样,原来是这样的的恍然。
恍然之后,就是学会,是想到了之后的学会,浑然天成的那一种!
这真不是开玩笑的,冯宝宝就是这么一个比任何人学习速度都要快的家伙。
是无论哪一个行业,似乎都不能给冯宝宝制造门槛的那一种。
是那种看到人家做一遍,自己脑子里就会了,上手微微实验一下,很快就能熟悉的存在。
这才是真正的老天爷喂饭吃,独一无二的存在,否则何至于太清圣人发现了冯宝宝的存在,立马就降下凡尘降之首位嫡系门徒?
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模仿,未来再出现一个,也不知多少岁月,很可能再也无法出现的那一种!
对其他人来说,大罗道果是需要努力拼命去证取,可在冯宝宝手中,却仿佛必然,是到了某一个期限,就一定可以摘取的存在。
任何人,可以拿出来和冯宝宝比较,都将是莫大的荣幸!
可以拿出来和冯宝宝相媲美,也绝对是对张三丰最大的褒奖!
没看到蹲在刘浩身前的冯宝宝,根本就没有任何主动修行,可道行却依旧在一点一滴的提升着吗?
在这一点上,刘浩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
他甚至于有时候都在感叹,倘若冯宝宝愿意,准圣也早就可以突破了,不去突破,很大概率就是太清圣人吩咐的压制,到了不得不之时再做也不迟。
当然,冯宝宝也有超出刘浩预料到,就好似她现在能够和仙剑奇侠世界的赵灵儿相处如此融洽。
这么两个明明话都不多的女孩儿,成为了朋友之后,却可以聊得很欢快,彷佛什么话题拿出来都可以聊上一段时间,更是各自观点都能够让彼此不断点头认可,刘浩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可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缘分了。
刘浩偶尔也会竖起耳朵去聆听两个女孩儿到底在聊些什么,可很快也就放弃了。
因为冯宝宝和赵灵儿聊的话题还真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是真的看到什么了,想到什么了,都拿出来分说一下,即陈述一下子的认知和观点,而后去聆听对方对此的认知和观点。
她们似乎对此十分感兴趣。
更没有任何藏着掖着的心思,有时候都不需要你刻意去聆听,声音就能够传播到较远的位置,那些听到这些讨论的修士们,还真就多多少少能够从中参悟到一点什么来。
她们似乎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说服对方,比如要求对方的认知和观点之中,必须有些是和自己吻合的。
是哪怕对方陈述的认知和观点和自己分明背道而驰,聆听的一方也依旧会不断点头,哪怕插嘴之时,也并非辩驳,而是另类的认可。
比如或许是自己看待这一问题的角度有些偏颇了,你看到的角度带来的观点还挺新颖的,说不得也是对的呢!
不要以为她们这样的交流是敷衍,相反,她们这何尝不是在论道!
这些论道,有些传到刘浩耳中之时,他也会产生一种稍显稚嫩的微笑,可他更没有因为二人在这些认知上的稚嫩,就认为这有什么不对。
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
相比于她们,怪兽战场上其他修士在这些道上的认知连稚嫩都算不上呢,难道也要看不起?
哪一个阶段应对哪一样的认知,这不是常态吗?
这不才是最合理的吗?
但刘浩也不会对她们在这些道上的稚嫩,而贸然开口,那也同样没有任何必要。
一方面,是你对一个小学生讲解高中数学,人家哪怕耗费时间理解了,也不可能领悟多少,还徒端消耗了孩子更多精力,更可能让这个孩子生出不好的想法。
比如数学怎么这么难?
我到底有没有数学天赋之类的?
很可能因此起到的反作用更多一些,何必和!
再说了,她们这般稚嫩的交锋,也才是她们最需要的碰撞,相互间的查漏补缺,反而比有人单对单的教导她们更具效果也不定!
没看到她们自己都乐此不疲吗?
倘若效果低微,她们又怎可能如此投缘。
是,她们确实因为自己的修为境界远超过身边人,导致了她们很难找到真正可以交流的对象,好不容易抓住一个,自然欢天喜地。
可这就一定是完全?
哪怕抛开所有利弊,两个女孩儿成为真正的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收获吗?
至少在刘浩眼中,这才是冯宝宝和赵灵儿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