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陈群羞愧到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遥想当年下邳之时,他可是当着萧和的面对刘备放出威胁,还劝刘备好自珍重。
谁想时隔不到一年,自己竟以阶下囚的身份,站在了萧和面前。
萧和那一句“我们又见面了”,在他听来,伤害不大,侮辱性却极强。
陈群是面红耳赤,拳头暗握,额头冷汗是刷刷直滚。
只是明知萧和在有意羞辱他,到了这般地步,除了硬着头皮面对外,还能如何?
“咳咳~~”
陈群只能干咳几声掩饰尴尬,抬头讪讪堆笑:
“萧…萧太尉,久违了~~”
萧和冷笑收起,神情变的和颜悦色起来,轻轻一拍陈群:
“长文啊,你也别太有心理负担,下邳之事已经翻篇,你不必太过在意。”
“大王始终是念旧之人,他跟我说过,你陈长文有经天纬地之才,效力于曹贼只是误入歧途而已。”
“若有朝一日,你陈长文幡然省悟,愿弃暗投明的话,大王身边依旧有你一席之地。”
此言一出。
陈群心头一震,满腹的紧张羞愧,霎时间化为前所未有的狂喜。
萧和的态度,还有这番话,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原本他以为,刘备恨他当初威胁,恨他向曹操进献九品中正制,必会对他秋后算账。
却不料,听萧和口气,刘备竟是无比大度!
非但没打算对他秋后算账,还依旧念着旧交,打算重用于他。
这可是天降横福,意外之喜啊。
“怎么,长文,莫非到了这个时候,你还看不清楚王才是天命之主,还想为曹贼死节不成?”
萧和见他恍惚失神,便是笑着又一拍他肩膀。
陈群蓦然清醒,忙不迭一拱手:
“群今日方幡然省悟,楚王方为真正的明主,方能平定天下,再造一个大汉盛世!”
“承蒙楚王宽宏大度,不计前嫌,群自当弃暗投明,为楚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以赎群之前罪!”
说着,陈群是一副感激涕零之状,向着萧和纳头便拜。
萧和忙将陈群扶起,笑着又是一番宽慰。
一旁荀彧,见得萧和如此对待陈群,眼中却闪过几分不易觉察的疑色。
在场的那些士族文官武将们,却是暗暗窃喜,从陈群所受礼遇中,似乎看到了曙光。
萧和则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走上了高阶。
环扫一眼众人,萧和笑呵呵道:
“诸位皆乃当世英杰,我家楚王素来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诸位若能顺应天命,归附楚王,为我们楚王再造汉室尽一份力,楚王必宽宏大度,往事不计,给诸位一个将功折罪,一展抱负的机会。”
“和今日代楚王问一句,诸位可愿与楚王同行,讨灭曹魏,共扶汉室?”
此言一出,众人霎时间心下狂喜。
原本他们以为,刘备要掘士族的根儿,对他们这些倾尽家财,全力支持曹操的士族豪姓,必会以雷霆手段,肉体消灭。
却不成想,刘备非但不杀他们,还要重用礼待他们。
这可不是意外之喜吗?
“我等愿归附楚王,为楚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众人生怕萧和收回承诺,哗啦啦拜倒了一大片,纷纷慷慨激昂,大表感恩。
萧和对众人的表态,显然甚是满意,还举杯与他们共饮一番。
这帮士族降臣们,皆是如释重负,皆以为逃过一劫。
又一番安抚后,萧和方才起身离去,邀荀彧共往王宫去见关羽。
“萧太尉,楚王当真要重用陈群,重用这些降将吗?”
一出府门,荀彧便忍不住问道。
“那是自然,我们不光要重用他们,还要令他们继续统帅他们的私兵。”
萧和回答的干脆利落,似乎全然没有觉察到荀彧话中的隐忧。
荀彧吃了一惊,忙道:
“萧太尉,恕彧直言,除非楚王放弃均田制,或是给这些颍川士人特权,否则他们就与楚王水火不容。”
“今日就算他们为保性命,勉强降了楚王,定然也是心怀鬼胎,早晚必会生乱。”
“何况萧太尉你还要令他们继续统领其部曲,这不就更给了他们作乱的底气?”
“这些人彧太了解他们了,不得不提醒萧太尉你一句,千万要劝说楚王慎用他们呀。”
萧和笑看向荀彧,眼神中掠过几分满意。
光凭荀彧这番提醒,就足以佐证,他是真心归降老刘,并非是迫不得已。
“多谢荀公提醒,不过荀公你的顾虑,和又岂会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