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剧毒攻邪双处方法,李成竹的朋友(月票加更)
骨结核在中医里,是被划分到“流痰”“骨疽”“骨痨”这些病症类别当中的。
因为人体的气血运行出现了不正常的状况,筋骨不够强健坚实,致病的邪气趁着身体虚弱的时候侵入体内,并且损伤了人体一条重要经脉……督脉。
因为损伤这里,进而引发了截瘫,就像是杨先生这样,下肢或四肢部分或全部丧失运动能力的症状。
在某些地域的中医里,骨结核又会根据这种截瘫的症状表现,被命名为“截瘫”。
方言用中医角度分析,患者杨先生腰背钝痛、下肢冰冷无觉、肌肉萎缩,应该是提示肾阳不足。
肾主骨生髓,阳虚则骨骼失养。
他消瘦体重仅90斤、脉细弱无力、舌质淡,这表明气血生化不足,脾虚运化失职。
舌下青紫怒张,长期卧床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他的临床表现为麻木、疼痛。
且因绑架经历导致惊恐伤肾,肾气不固,出现噩梦、心悸、失眠。
另外,长期卧床导致气滞血瘀,进一步加重症状。
综上所述,杨先生这个情况核心应该是寒湿凝滞,气血脾肾亏损证候。
“方大夫,怎么样”杨豪森看到方言表情没变,习惯察言观色的他猜不透这个年轻人,于是主动对着他问道。
方言抬起头对着他说道:
“说来也是巧了,前几天霍太太给了一本书,里面刚好有治疗这个的方子,我改一改,应该就可以拿给杨先生使用了。”
“是嘛!”杨豪森有些惊讶。
他家里其他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方言没有说谎,前段时间刚好看过霍家带来的书,里面有一方叫祛风除湿散,专治手足不仁,骨骱麻木。
药有制马钱子、附子、甲珠。
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此外方言之前在《御修医方类聚》里面还看到过唐朝军队里用虎挣散治骨结核,于是他打算将此二方加味用之。
方言仔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后,确认没有问题,于是就开始写了起来。
周围人也纷纷凑上来,看他写的什么。
方言先将自己辨证内容写了上去,然后就是治疗方式了。
这个方法和之前大部分的治疗方式不一样。
此方一共两个处方。
处方一:制马钱子30克、附片(炒炮)30克、甲珠30克、蕲蛇40克、虎骨20克、蜈蚣15条,共研末,分为90包。
一日3包,早中晚各服1包。
这个方子是攻邪为主。
附子大热回阳,制马钱子通络散结,针对骨结核阴寒凝滞温阳透毒。
蕲蛇、蜈蚣走窜通络,甲珠破瘀化解督脉瘀阻,搜风剔络。
虎骨补肝肾,强化骨骼代偿骨质破坏,强筋壮骨。
这个方子集中虫类药与毒性药,以峻药缓投分90包小剂量服用避免中毒,也符合顽疾需用猛药的原则。
处方二::黄芪30克、当归 15克、麻黄 6克、鹿角胶10克、藿15克、桂枝 10克、白术15克、白芥子10克、肉苁蓉30克、淫羊霍15克、炙甘草6克、干姜10克。
这个方子以扶正为主。
黄芪加白术健脾,鹿角胶加淫羊藿加肉苁蓉温肾填精,针对气血生化无力温补脾肾。
麻黄、桂枝、干姜温通督脉阳气,改善下肢冰冷,散寒通阳。
白芥子化皮里膜外之痰,藿香醒脾化湿,化解石膏固定所致湿滞,化痰通络。
处方二融合李东垣补中益气思想与张仲景温阳法,佐以化痰药,契合阳和汤治疗阴疽的思路。
在一旁看方言开方子三个人好奇了,小声对着方药中询问:
“老师,这两个方子配一起,有什么说法吗不能合一起用吗”
方药中想了想说道:
“治疗目标不一样,第一个方子是猛方,用来快速化解阴寒凝滞与督脉瘀阻,第二个是正常方,通过健脾温肾、调和气血来恢复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