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港岛大部分底层,还是月收入在佰元上下。
而四九城的电视机价格,最便宜的也得两千多。
所以这部份人,也只有贡献他们的热情,并且形成社会效应。
事实上,消费市场上,这电视属于不温不火,正常销售。
就这个正常销售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首先大部分有能力消费的群体,他们都是亲洋鬼子,亲小日子的,甚至很多都是留学归来。
所以这部分人,哪怕娄晓娥吆喝的再好,也是看不上内地的品牌。
再一个,就是其他同行各种抹黑了。
要不是有这个热度在那顶着,就是想正常销售都难。
至少是安稳的进入了各地市场,没人敢在这风尖浪口,搞什么打砸。
并且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因为认同感,所以购买四九城这边的电视机。
购买的顾客,也都是努力的自发替这个牌子宣传。
别的不说,质量杠杠的,在港岛销售的八百台彩电,无一出现质量问题。
并且在新家皮那边销售的电视,有几台海运的时候,进了水,销售商换了个包装直接又把它们卖出去了。
发生问题后,娄晓娥设在当地的办事处,第一时间就给人家退货,并且在整个东南亚市场承诺三包。
这组合拳一出,把那些本来还想着打价格战以及渠道战的同行们,直接给砸晕了。
现在电子产品虽然发展了几十年,但质量还没后世那么成熟化,出现质量问题,都是很频繁的事情。
以前大多还是卖方市场,像是售后服务这个问题,现在还是传统模式。
也就是店家负责。
这就要看个人良心了。
像是洋鬼子那边正式立法提出类似于三包服务这类的条款,还得过个四五年。
条款中提出的,也不过就是明确区分全保修,包修包换有限保修。
而娄晓娥提出的三包,更加粗暴,就是咱们改开后执行的那种条例。
只要明确不是人为损坏的,多长时间包退,多长时间包修,都借着这次电视进水事件,把这个售后理念推广了出去。
打得其他同行措手不及是肯定的。
关键现在各个厂子,其实对电子产品上面,都有各家的容错率。
也就是销售出一百台电视,厂家其实心里就有了坏十台或者多少台的准备。
而何雨柱这个质检主任,提出的是出口商品零问题,并且出现问题追责到底。
这样就把因为零配件出问题的几率降到了最低。
这种严苛的纪律,也只有集体厂子才能执行。
并且很明显的,就是不能长久。
但是不耽搁四九城电视机厂,因为质量售后三包,在外面一炮而红,抢占了部分电视市场。
名人热点宣传,外加三包服务,这才在群狼环伺的电子产品市场,撕开了一道缺口。
至少港岛那些买了这个品牌电视的,看到别人家电视出问题,可以自豪跟人家吹嘘,他家买的电视,包退,包换,包修。
就是这么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