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王伦一手组建起来的参谋制度和战场信息及时通报制度,汉军最熟练用的最多的战术就是兵分两路,也就是钳形攻势。
这一次东征军发起的规模空前的战役,同样也是用了这个战术,并且又多加了一个水陆并进。
刘锜在南面拖住日本军队的主力,董平则从北面以骑兵的机动性发起侧翼攻击,东征军大营给他的任务,是从伯耆国、因幡国经美作国杀入播磨国,从而切断日本军队的后勤补给线。
汉军重视已方的后勤补给,同时也更加重视对敌方后勤补给的破坏,故而被大雨停留了数日之后,董平便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因幡国高草郡到南面八上、智头二郡的道路已经被出发的雷横领步兵以及朝鲜兵扫荡了一番,董平便沿着美作国的北条、久留米二郡,一直冲到了播磨国最西面佐用郡的三日月城下。
但淡路岛被汉军快速夺下之后,大量汉军在水师的协助下向播磨国方向发起了登陆战,与刘锜对峙的日本军队飞速后逃,居然赶在董平到来之前,经播磨国的赤穗郡直接逃回到了饰东郡的姬路城。
这个时候的姬路城还算不得城堡,只是一处依托姬山而修建的村寨,但地理位置优越,易守而难攻,在从一位摄政关白太政大臣藤原忠通的“建议”下,亲临前线统兵的三条公教迅速完成了撤退。
三条公教很是自豪,他觉得自已在大雨到来之前发起的这一次完全撤退,完全可以写入兵书,然而他依仗的仅仅是对日本的天气和地形更加熟悉而已。
他甚至不清楚董平从北面发起的这一次突袭,就这么凭借着突然降临的运气,提前逃出了汉军预设的包围圈。
日本军队的大后撤再一次引发了民间的骚乱,刘锜预料到日本军队可能后撤,但是没有预料到对方逃得如此干脆利索,他仍旧不慌不忙,继续领兵追击。
赤穗郡的赤穗城此时同样还未被修筑为城堡,也算是日本在播磨国内的一处重镇,却被刘锜以增援的都督府汉兵为主力,半天时间不到就被汉军的火炮轰炸为废墟。
董平则在佐用郡稍事休整,等到雷横赶到,接连击破了三日月城、山崎城,杀到了姬路城的西北。
退到姬路城的三条公教还来不及点检跟随撤逃回来的兵力有多少,却接到了一个坏消息:淡路岛的汉军在水师的配合下,在摄津国西南的八部郡、兔原郡南面海岸发起了登陆战。
这意味着他向东的退路被切断,只有一个后撤的方向,那就是向东北的丹波国逃走,但那里就是平安京所在,再逃就要退回到国都去了。
旧贵族公卿出身的三条公教并没有太多领兵指挥作战的经验,他犯了一个小错误,那就是没有及时禁止坏消息的散播。
得知摄津国后路被切断,西北、西面、东面三个方向都是敌人,而且敌人还可能凭借水师战船之利,随时在姬路城南面海域发起登陆,逃回来的日本军队内部流言四起,引发了大惊恐。
自东征军踏入日本领土之后,日本军队也在不断地向汉军学习,残酷的战争的确让一部分日本军官成长了起来,但日本严格的等级制度,让中下层的武士军官将领们很难晋升,公卿仍旧掌控着军事指挥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