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份故事,伴着之前的韩常,之后的张叔夜,更是让采掠山的一众喽啰深信不疑,尤其随着赵斌的故事广为流传,众军甚至为之前王突的故事都找好了理由,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采掠山上下一个个更是与有荣焉。
毕竟王突这一个故事,那可轻轻松松的就将一众喽啰贼寇的身份变成为国辛劳军士了。经过这些年和金兵的交战,采掠山上下的喽啰们也早就知道自己没有造反成功的本事了,因此现在能从贼子贼孙变成国家功臣,他们自然是欣然接受,山寨上下自然也就再无半分异议。
王突面对着团结一心的山寨,一时间更是颇为敬佩自己的才智,甚至还觉得是酒能开智,色能生才,所以自己才会想出这么一条收拢人心,安定军心的妙计,如此,王突就更醉心于酒色之中了。
可王突哪里能想到,他一个故事,手下人实打实的按真话听,他这里有酒有肉,山寨内的喽啰却只能喝粥食草,如此情况下,满山的兵卒听闻山下来了大宋的人马,来了贤王的大军,哪里还能忍得住,一个个当时就摆出为国辛劳多年的架势,冲下高山向杨虎讨要起粮草饷银来。
这身份是假的,故事是编的,可这些军士却是当真事听,那见到杨虎时自然也是真情流露,如此这位杨将军自然也分不出真假来了。
岳飞望着手中皇城司的调查结果,脸上可谓是五味杂陈,毕竟此事说来简单,无非是王突为了能在山上安心享乐,为了能当这一山一寨的草头王,从而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哄骗这山寨上下的喽啰为自己效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寨的喽兵是受害者,也是受骗者。
但是这些人聚在山上这么多年,既没有人在背后供给,又没有什么买卖铺户,所吃、所用、所享都来自这采掠山周围的百姓,这金人有金兵护佑,并且互相之间往往是沾亲带故,有可能随手杀一个金人百姓,就惹来一个金人的千户报复,所以这采掠山的喽兵自然只能向这身在北地的汉人下手。
那么,这些人便又是恶徒凶顽,是背弃同族之人,可谓是死不足惜。
依着岳飞的性子,那这些人说不得要细查细问,具体到每个人做个何事,再依法论罪,毕竟冲这些人拦路讨饷,也能看出这些人心中还是有一分报国之心,全数杀了这位大帅却怕寒了其他爱国之士的心。
但刚赵斌对赵忠的命令,岳飞也听的一清二楚,一支占有地利的匪军,对上数万杨虎手下的精锐,那这些匪军能活下来的人数,就算现在战局未启,那岳飞也能推断出个一二。